西柏坡紅色教育是中 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亮背景。經過百 年的生動實踐和不斷積累,紅色資源不斷豐富,紅色血脈代代相傳,紅色基因不斷傳承,紅色精神不斷傳承發揚,在中華大地上逐漸形成了類別清晰、內涵特定、功能獨 特、形式獨 特的紅色文化。作者認為,紅色教育是中 國共產黨和中 國人民創造的重要成果和鮮明特色,是樹立文化自信、凝聚時代力量、開拓進取的內在支撐和強大動力。深入研究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,對于繼承和弘揚紅色文化,充分發揮其功能具有重要意義。
革命文化是中 國共產黨領 導中 國人民在偉大斗爭中,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構建和形成的以“革命”為精神內核和價值取向的獨 特文化體系和精神形態。中 國共產黨一成立,就以科學的、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,確定黨的綱領和決議,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,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,逐步鍛造和形成了具有創造世界、改變世界精神力量的革命文化。毛 澤 東在《新民主主義論》中指出,“革命文化是人民的強大武器。革命文化,在革命之前,是革命的思想準備;在革命中,它是革命總戰線中必 要的和重要的戰線?!?/p>
從中 國的革命實踐來看,革命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紅色特征。早在1918年11月,李大釗在《新青年》第五卷發表的《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》一文中就透露,“試看未來的世界,一 定是紅旗的世界!”在革命斗爭年代,中 國共產黨從嘉興的紅船上揚帆起航,成立了中 國工農紅軍,高舉鮮艷的紅旗,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和紅色政權。經過二十八年的浴血奮戰,取得了土地革命戰爭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,建立了新中 國,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,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,為現代中 國培育和鑄造了強大的紅色基因,賦予了革命文化鮮明的紅色底色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斗爭中建構起來的革命文化,為西柏坡紅色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,具有完整的文化框架和明確的核心價值觀。
王老師:135-8261-2718
張老師:137-3118-8192
地 址:西柏坡紀念館館委會南側約30米西柏坡紅色傳承教育基地